和田玉(Nephrite),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透闪石类玉石,新国标泛指硬度在6.0至6.5之间透闪石类玉石的名称。一般指的和田玉,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5%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 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广义和田玉包括昆仑山和田玉(新疆、青海)、岫岩老黄玉(析木玉)、俄罗斯玉、韩国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 Fe)5Si8O22(OH)2,硬度为6~6.5,密度为2.9—3.1。
和田玉自定义标准:
V级:结构细腻,接近过灯品质。
W级:有油性,无明显水线杂质裂绺;在自然光下达到过眼品质。
X级:能够达到基本颜色,但稍微有灰、青、黄色调及少量瑕疵,允许有色差,基本纯净。
1、白玉:颜色洁白到白中泛青~灰之间,质地纯净,细腻滋润,微透明,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玉;
V级:洁白细腻,无结构,几乎看不到任何瑕疵以及明显水线纹路斑点。
W级:白玉一级,细腻纯净,无明显结构。
X级:白玉二级,颜色有轻微青、灰、黄、糖色调,玉质细腻,可见部分细微水线,局部轻微结构及天然瑕疵。
2、青白玉: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颜色类型,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中泛由青到青白的青绿色。
V级:颜色高青白,纯净细腻,无结构,看不到任何瑕疵以及水线纹路斑点。
W级:青白玉一级,颜色青白偏白,细腻纯净,无明显结构及水线。
X级:青白玉二级,颜色青白偏青,轻微有青、灰、黄色调,可见局部水线,矿物结构及天然瑕疵。
3、青玉:颜色淡青至深青绿之间均称青玉,颜色匀净、质地细腻。
V级:颜色深青,纯净细腻,无结构,看不到任何瑕疵以及水线纹路斑点。
W级:(青玉一级)颜色青灰、青绿,细腻纯净,无明显结构及水线。
X级:(青玉二级)颜色青灰,青绿、青黄,可见局部水线,矿物结构。
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这部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 状、斑点状石有关。
5、烟青:烟青玉(黑白玉,黑边玉),浅—灰紫色—烟灰色—黑色,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在传统和田玉品种里面比较罕见,与和田青花相比较的话缺少石墨的成分。
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或深浅不同,深红色称“糖玉”,白色略带粉红色的称“粉玉”、“藕粉”,青海料的糖玉颜色普遍比较浅,少见深红糖色。
7、黄玉:基制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油黄等。
编辑:兰兰 王世霞